4月,我國外匯市場運行保持平穩。國際金融市場上,美元指數略升0.2%,全球債券指數基本持平。“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外匯儲備規模略有下降。”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說。
“略微下降更多來自匯率波動。”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衍生品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認為,4月大部分主要非美元貨幣貶值,致使我國外匯儲備中的相關貨幣在折算美元時出現減少。
趙慶明表示,外匯儲備中的部分債券價格下跌也會影響到最后的計算結果。“4月份全球債券指數雖然基本持平,但就具體債券品種而言還是出現了漲跌互現的情況。”這里我們要看看結合數據分析中國外匯儲備2018耗盡的事實希望這里我們的總結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在數據發布之后進行解讀時說,2018年12月,中國國際收支繼續保持平穩運行態勢,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但年末非美元貨幣相對美元匯率小幅上升,主要國家債券價格有所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使得外匯儲備規模小幅回升。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師鄂永健向《環球時報》記者分析說,12月外匯儲備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匯兌和估值因素的影響。他認為,12月美元指數下行,美元對日元、歐元等主要非美貨幣總體貶值,這導致外儲中這些非美貨幣資產兌換成美元的價值有所上升。此外,受中美貿易局勢緩和的影響,12月人民幣貶值壓力明顯減輕,全月波動震蕩,總體對美元還有所升值,這也對外匯儲備形成支撐。
全年來看,2018年年末中國外匯儲備較2017年年末出現小幅下滑,全年出現小幅波動,但總體仍比較穩定。王春英認為,在全球經濟增長分化、金融市場波動性明顯加大背景下,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幣匯率及市場預期總體穩定,跨境資金流動和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為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穩定提供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