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美聯儲利率決議、脫歐議程,三場“大戲”是否會成為魔幻2020年的“高潮”?離魔幻的2020年結束只有僅僅兩個月了,而在即將到來的倒數第二個月里,我們終于迎來今年最引人注目的重頭大戲——美國大選,以及美聯儲利率決議和脫歐議程。下面我們一起來預測一下,這些“大戲”都將出現怎樣的結局,又將如何撼動市場。
01 “最難產大選”劇情或將重演?
由于疫情可能導致計票工作放緩,如果11月3日無法得出明確的獲勝者,可能造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大的市場動蕩,因為市場討厭不確定性。
2000年就出現過這種選舉狀況,阿爾·戈爾和小布什之間的角逐在投票日過后四周多時間才塵埃落定,這段時間里標普500指數下跌了5%。
政治分析人士說,大選越接近,選情就越撲朔迷離。
截至10月底,民意調查表示,民主黨勝算更大,但2016年特朗普意外當選也告訴我們,民意調查并不總是正確的。
現在到11月3日、甚至大選結果塵埃落定后,投資者可能會更多地離場觀望,股市在長期上漲后可能會因為投資者的獲利了結而回吐漲幅。
在10月最后一周,隨著對疫情反撲沖擊市場,波動率指數(VIX)一度漲至40點以上,處在歷史高位。
SeekingAlpha宏觀分析師JJKinahan認為,如果選舉順利結束,我們仍然需要應對疫情,新一波疫情會導致美國和歐洲再次封鎖經濟。因此,短期內很難看到VIX指數回落至20或更低的正常水平。
此外,無論最終誰贏,都不一定能馬上做什么大事,并在11月產生立竿見影的影響,尤其是如果民主黨獲勝。
拜登表示,若當選總統,其首要議程是增加刺激計劃、基礎設施建設和稅收,但新總統要到明年1月才正式掌權,因此還要到掌權之后一段時間才明確他的稅收和監管政策導向是什么、對市場有何影響。
專家稱目前美國和歐洲出現了疫情反撲,病例數量上升,但不少投資者還是看好幾個月或幾年后的經濟狀況。正如早在今年5月和6月,疫情還在肆虐,美股就從短暫的熊市中大幅反彈。
但長期來看,拜登獲勝可能會給股市帶來直接壓力——他建議將企業稅率從21%提高到28%,對公司增稅可能會侵蝕每股收益,不過如前文所述,這是一個11月甚至更久之后才要擔心的問題。
02 “糧盡彈絕”的美聯儲,或許還有三條后路
大選之后接踵而來的另一場重頭戲就是美聯儲11月6日的利率決議,F在壓在美聯儲的一塊心頭大石就是低迷的經濟狀況,盡管美國GDP第三季度增速大超前值,但還是差于去年同期。
市場預計,FOMC將在11月的利率上按兵不動,但總體經濟狀況,特別是通脹現狀,可能會迫使FOMC成員宣布寬松措施。
拜登上任或促使美聯儲提前加息摩根士丹利投資組合經理JimCaron表示,如果民主黨大勝,可能會推出更多財政刺激措施,將進一步提振增長潛力,但也可能導致美聯儲比預期更早加息,可能會從2024-2025年左右提前到2023-2024年,具體取決于稅收等其他政策在“藍色浪潮”(民主黨同時控制國會和白宮)中表現如何。
逼宮國會無果,美聯儲還能做什么?9月份的數據顯示,FOMC成員普遍預計GDP和勞動力市場的復蘇會比6月份更為強勁。然而,17位成員中只有兩位預期到2023年前美國的年通貨膨脹率可以超過2.0%。
過去幾個月已經有源源不斷的美聯儲官員暗示國會提供更多財政支持,以扶持經濟渡過危機。
但是新財政刺激方案遲遲未敲定,其規模也不確定,近日白宮甚至直接放棄大選前通過刺激方案的希望,白宮和國會還相互攻擊,因此絕大多數與會者認為通脹前景的風險傾向于下行。
此外,即使雙方能夠很快達成協議,對一些美聯儲官員來說,要等3年才能讓通脹回歸2%太久了。因此,FOMC可能會在利率決議上研究其他支持復蘇的方式,其中首選的可能是進一步的資產購買。
目前,美聯儲每月已經購買約800億美元的國債和4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最近美債收益率已開始攀升,鑒于通脹前景不明朗,FOMC可能感到有必要盡快采取行動,可能最早在12月15-16日的利率決議上宣布增加購債規模。
目前資產購買的部分目的是幫助市場運作,而接下來額外的資產購買,其主要目的將是實現委員會的就業和通脹目標,因此購買的重點可能是長期國債!

今年3月,美聯儲已經啟用4540億美元向聯邦儲備系統理事會建立的項目或設施,提供貸款和貸款擔保。
在這一基礎上,接下來美聯儲還能用的三個工具可能是向中小企業貸款的主體街貸款計劃(MSLP)、向州和地方政府貸款的市流動性工具(MLF)、在一級和二級市場上購買公司債券的企業信貸設施(CCF)。
歷史上,美聯儲很少涉足這三個領域,就算現在,它們在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仍然占比很小。
MSLP發放了約30億美元的中小企業信貸,MLF更低,約20億美元,CC一直比較活躍,但迄今為止也只有130億美元,這在規模約11萬億美元的公司債券市場中只是滄海一粟。
這是為什么呢?事實上,FOMC或美國財政部都不希望看到美聯儲不計后果地發放貸款,導致信貸分配不當,給美聯儲造成巨大損失。
但是,如果FOMC成員認為美聯儲的傳統選擇——如量化寬松政策不再有效,并繼續回避負利率或收益率曲線控制等其他措施的話,那么美聯儲或許會考慮以上的貸款計劃,給有需要的經濟部門提供信貸,同時利用手頭的工具抵消目前私營部門出現的一些信貸損失。
金銀確定穩固支撐,11月或將逆襲在美聯儲按兵不動的情況下,各國還在進行大規模刺激,美元等法定貨幣繼續走弱,支撐金銀走高的基本面仍在。
黃金在10月份表現反復,目前看來11月或許繼續圍繞1900美元波動,目前很接近20周均線,若跌破該水平,金價11月可能會繼續看向1850美元,甚至可能跌至1800美元。
DailyForex分析師ChristopherLewis預測,如果跌破這一水平,多頭很可能會重新進場,也就是說,黃金在1800美元形成底部。反之,如果黃金能在11月突破上一周高位(1930美元附近),那么黃金很可能會繼續向2000美元的水平前進。無論如何,黃金走高只是時間問題。
白銀同樣很可能會在11月份繼續走強,F已從9月底的暴跌中爬升,整個10月白銀在23.00到25.60美元之間波動。
DailyForex分析師RobertPetrucci指出,銀價在23.50到23美元關口附近有足夠的支撐。如果這些支撐位能守住,且在風險不利交易的基礎上出現動態買盤,白銀可視作值得買入。
03 脫歐談判頻報喜訊11月迎來關鍵節點
英國和歐盟以樂觀的新一輪談判結果為10月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據英國《衛報》29日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對英國脫歐談判的狀況發表了樂觀的評論,稱英國和歐盟之間的貿易和安全談判正在取得良好進展。
馮德萊恩表示:
“我們正在取得良好進展,但存在兩個關鍵問題:公平競爭環境和漁業,我們希望在這兩方面看到更多突破。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則透露,下周可能會評估談判的情況,歐盟希望在11月中旬啟動正式批準協議的程序。”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謝夫喬維奇10月中旬表示,歐盟和英國負責執行和實施脫歐協議的聯合委員會將于11月中旬再次舉行會議,爭取屆時達成協議。
11月中旬距離12月31日的英國脫歐后過渡期結束日也不剩7周時間了,萬一還是沒有貿易協議,那么英國的消費者和企業將在明年開始承受高昂的關稅和進口配額成本。
目前英國的經濟已經千瘡百孔,疫情再次肆虐,近日英國的新增日確診病例數以萬計,正如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所說,第二波新冠疫情對英國經濟的影響正在顯現。
IMF預計英國GDP在2020年將下降10.4%,2021年將增長5.7%,低于此前最新的IMF世界經濟展望。
英國央行現在承認,需要實施第二輪刺激,而且規模需要大于第一輪的3000億-3170億英鎊,并正在探索引入負利率的可能性。
就市值與資產負債表資產比率而言,英國銀行本身的杠桿率也異常高,它們對歐元區銀行體系的風險敞口很大。
自08年危機以來,英國銀行一直在支持很多僵尸企業,這些企業依賴歐盟關稅同盟,靠政府支持存活,一旦離開歐盟關稅同盟,這些僵尸企業的消亡也將拖垮英國經濟,政府和英國央行要盡力確保經濟不衰退,這將導致貨幣通脹,使英鎊走上與美元同樣的惡性通脹道路。
結語
11月還有一些值得期待的疫苗消息。
著名藥企MODERNA預計將于11月提交對試驗性新冠疫苗的第3期研究中期分析;
阿斯利康也表示后期試驗的結果預計在今年晚些時候公布;
諾瓦瓦克斯提供新冠疫苗3期臨床開發,關鍵的3期試驗計劃在11月底開始;俄羅斯首款新冠疫苗SPUTNIKV將于10月底至11月初
在國內廣泛使用。
在等待疫苗真正面世并安全廣泛地使用之前,疫情都還是主導市場“重頭戲”的導演,讓我們屏息期待這三場“重頭戲”的結局吧。
【關注微信公眾號:綜投財經(touzirumen)學習投資理財,獲取每日黃金白銀原油價格及外匯行情走勢分析與操作策略,快來試試吧】